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楚喬傳第19集劇情
第19集:楚喬心灰意冷決定和燕洵去燕北
宇文灼要讓楚喬去做死間,這是個幾乎會要了她的命的任務(wù),宇文灼說的理所應當,反正宇文玥訓練她就是這個目的。
楚喬聽到這些話,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。她默默回到房間,躺在床上忍不住痛哭。宇文灼還活著,那她臨惜哥哥的死又算什么,不過是他們權(quán)利斗爭下的犧牲品。更讓楚喬難以接受的是宇文玥訓練她只是為了讓她去做死間,但她幾乎就相信了他,相信他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她好。
(楚喬難過宇文玥利用自己)
宇文玥正在加急探查大梁諜者的蹤跡,月衛(wèi)跟蹤
宇文玥聞言,立刻集合了所有月衛(wèi),即刻前往城外古墓。要想讓楚喬不做死間又不違背祖父的意愿,只有提前除掉大梁諜者才行。
明月高懸,風止樹靜。宇文懷和
宇文懷的第一反應就是帶蕭玉幾人一起走。但蕭玉自有打算,讓宇文懷抓緊去見
宇文懷前腳剛走,遠處就傳來紛至沓來的馬蹄聲。宇文玥一身黑衣,劍眉星目,氣質(zhì)冷冽的一馬當先。蕭玉戴上面紗主動出擊,她暗器了得,卻不是宇文玥對手。一番打斗后,宇文玥成功地將蕭玉、桃葉拿下,正打算問話,隱心突然出現(xiàn),扔出一個煙霧彈,同時放出暗器。
(宇文玥追殺蕭玉)
等煙霧散去,蕭玉三人已經(jīng)不見蹤影。蕭玉的行蹤總會被宇文玥勘破,隱心提出除掉宇文玥,省得他再礙手礙腳。蕭玉心中對宇文玥還存于一絲別樣的感情,只說現(xiàn)在還不是除掉他的好時機。
草叢微動,一只手悄悄撥開擋在眼前青草。幾乎是同一時間,蕭玉的銀針出手,兩個月衛(wèi)應聲倒地。夜空中突然綻放一枚信號彈,宇文玥看到后,趕去密林。等待他的是早已被蕭玉掉包的月衛(wèi),三人出其不備的用毒針傷了他。宇文玥決掉他們,坐下療傷解毒。
楚喬傷心過后,起身去找左寶倉。她用兩只可愛的小老鼠引左寶倉出來,光是這份用心就甚合左寶倉心意。上次楚喬要極樂閣地圖的時候,左寶倉就意識到她要對付
楚喬伸出一根手指,左寶倉知道她只有一人的時候,直呼她是瘋了,這哪是去刺殺,分明就是去送死啊。楚喬面色冷清,心中充滿凄涼,死有何懼。自從知道了宇文玥訓練她的目的后,楚喬失望之極,對生死大事根本不放在眼里。
左寶倉對她滿不在乎的態(tài)度很是不滿,他大聲嚷著不想讓她死的話。楚喬臉上終于露出一絲笑容,為這眼前剛認識不久的人給予的一絲溫暖。
左寶倉給她一個簪子帶進極樂閣用,因為別的武器都帶不進去。他還準備了很多趁手的兵器,讓她事成之后,順著密道去極樂閣的頂層天臺,到時候,這些兵器左寶倉都會給她放在那里。楚喬問他既然能進去,為什么不陪自己一起去。左寶倉直言自己怕死,不想讓她死是一回事,但陪她一起去送死又是另外一回事,他能做到這樣已經(jīng)仁至義盡了。
(左寶倉送給楚喬利器)
楚喬臨走前,左寶倉又送她一件寶貝傍身。回去后,楚喬更加刻苦的練習武功。
得到楚喬肯定的答復,燕洵嘴角的笑容就沒有再放下過。他特意去為楚喬挑選別致的馬鞍,淳兒無意中看到燕洵用心挑選馬鞍的一幕,以為是送給自己的,她沖進店鋪,拿過馬鞍就感謝燕洵哥哥送她這么一副好的馬鞍。
淳兒太興奮了,不停的說這話表達自己的喜悅,燕洵欲言又止。兩人來到湖邊,淳兒問他還記不記得小時候也曾送過她一個馬鞍,從那時候起--她話還沒說完,燕洵就急忙接過去,說是從那時候起自己就當她是妹妹了。燕洵知道她要說什么,有些話一旦說出口,只會讓兩人更加難堪。淳兒聽到燕洵的話,馬上意識到這些天都是自己自作多情了。
宇文懷昨晚連夜進宮,說是四寶山天降福瑞,奇石上長了一顆巨松,要帶皇帝去看。行至護城河處,皇帝聽到外面一片吵鬧之聲,一群村民推著一塊黃石走過。
皇帝親眼看到黃石上寫著:魏帝將亡,燕主天下幾個大字。回宮后,皇帝急招幾位門閥的掌權(quán)人商討此事。魏閥的魏光認為是奸人的詭計,其他人唯他馬首是瞻,只有宇文懷直指燕北。他的話正好合了皇帝的心意,其實召這些大臣前來,并不是為了商討什么,而是想讓他們給一個名正言順處置定北侯的理由。